×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来个别样的怀旧!手头有本《120部有毒小说评判》,60、70后们当年都读过几本毒草?快如实招来!


:

:

:

:

:

:

:


:

:


​​​​​​​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人到中年 / 来个别样的怀旧!手头有本《120部有毒小说评判》,60、70后们当年都读过几本毒草?快如实招来! +3


    :

    :

    :

    :

    :

    :

    :


    :

    :


    ​​​​​​​


    • 没想到我这不爱读书的也看过几本呢。
      • 书名都是啥?
        • 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红日,暴风骤雨。
          • 这么巧?俺下面选贴的批判内容里恰好就有这几本,看来俺判断的没错,是多数人读过的,另外那本《香飘四季》师爷读过,可能多数人未必读过...
    • 再选贴几本大家比较熟悉的毒草,看看红卫兵们是咋批判的: +1

      :

      :

      :

      :

      :

      :

      :


      • 香飘四季是写的真不错
    • 起码有一半看过,我爸喜欢李劫人的大波,给我哥起名叫大波

      三家巷的区桃是我当年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 小区桃由谭小燕扮演,大区桃由乐韵饰演.....
        • 我看的是小说
          • 呵呵,是李劼人,非劫人....
            • 劼,找到了😁
    • 看过几本邻居家像破布一样的同名小人书。有个疑问,最高指示是老毛亲自写的吗?
      • 肯定不全是了,就是一些语录、指示或文件的摘录而已,其中有的可能是政治秘书起草都有可能.... +1
    • 一本都没看过。再说,不都是共产党朝代的出版物吗? +3
      • 港台来的?80/90后?隔代人可能没法理解的....按逻辑,共党出版物是很招你们批判的,不过也恰好与当年的红卫兵/造反派同一阵营,连话术和架势都神似,呵呵..... +1
        • 在没有出版自由的地方出版的文艺作品,肯定需要符合政权的口味
          • 文革的批判运动恰好将口味给颠覆了,从外界看就像自相矛盾一样,境外人不好理解....即红卫兵/造反派代表了一种极端化的思维模式,正反/对错可随立场反转,但批斗方式是一样的:就是无限上纲、抠字眼搞文字狱、贴标签扣帽子、泛政治化,啥都拿政治立场来过滤... +1
            • 没有颠覆,只是更加严苛。文革前不准出版的,一样不准出版。
              • 俺意思是说,那些小说有不少被批判就是里面有的地方有点逗趣或插荤带色或打擦边,结果在运动中被放大渲染凸出而遭批判,然后要求新出版的要更加革命化,人物都得高大全,生活方式更素,原来口味多少有些丰富甚至带荤,后来就跟流行色一样土素了....
                • 所以,没有颠覆,正反对错没有反转,只是更严苛
                  • 从政治要求角度看是更严苛也对,但也有例外的,记得俺看电影《英雄儿女》在文革期间仍在上映,那电影就是根据巴金写的短篇《团圆》所改编,上面所批判的东西也反映在电影里...也可能是全国各地控制尺度不完全统一...
    • 还有死水微澜,暴风骤雨😀😀也是我喜欢的
      • 看这么多毒草,小心有人举报😂
      • “赵光腚”这个外号记得很牢.....
    • 没有一个看过~~~ 惭愧无比
      • 若是70末80后,那算正常.....那些书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式微了,但对很多50、60后及部分70后而言,几乎很多人多多少少都读过或听说过的.... +1
    •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神来之作,但争议很大,学术界很多人怀疑不是作者所著。高中语文老师专门花了一节课介绍静静的顿河及肖洛霍夫本人,讲得眉飞色舞,几乎忘了下课的铃声。但最佳作品还是杨苡翻译的呼啸山庄。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早已模糊,无以忘怀的是那些婉约柔和的语句,和那浓浓的白话文味道。
      • 唔,这个可有年头了,56年版的:


        :

    • 当年的定义起码是80年以前,这也太为难娃娃们了吧?
      • 小嘴巴老资格,是不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花一铁,新敌艳野”全读遍了?
        • 1975年邂逅LD后,千方百计地给她找书看,目前记得的还有青春之歌,战斗里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红与黑,欧耶里与葛朗台,左拉,戈拉,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安娜卡列琳娜等
    • 60年代出生的人,文革时开始认字,估计没有机会,点了一下“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自成,红日,暴风骤雨,下乡记,静静的顿河”这些都是在70年代末开始碰到的
      • 我八岁开始看小说,看遍了当时能够找到的书😂 +1
        • 俺也类似,只是比你早个一两年
      • 是否有机会与家庭情况及周边环境有关,当年到处是标语语录牌或大字报,甚至没上学就开始识字了...若家里或周边的人有点藏书,小学阶段就看过那些书,那类书俺大部分是初中前就读过了...
    • 粗略看了一下,只读过上海的早晨
      • 这本俺后来才接触到,但作者写的其它书如“西流水的孩子们”是在小学读的....
    • 看过十本左右吧,不过都是八十年代,不算毒草了
      • 俺大部分是80年代前读的,很有读禁书的刺激....
        • 现在连易中天也被禁了,也挺刺激吧
    • 一本也没读过,
      绝大多数书名都没听说过。倒是读过几本梁晓声的书,书名全不记得了,内容印象也不深;路遥的书读过一本,忘了名字;穆斯林的葬礼读了一半,全忘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也读过两本。其它读过的杂七杂八的书至今还在书架上放着,时不时会再去看一眼,缅怀一下青春的情怀。
      • 70 末或80后吧?年轻!
        • 对这类书不感兴趣,内心比大毒草还毒。😁
    • 大部分都听说过或者看见过,但是同样大部分都没有读过。这些书其实60后或者70是能读到的。因为在76年以后大部分这些作品都得已从新发行,姚雪垠的李自成在文革时期都没有全部完成,好像其中一部还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也是在文革之后。
      • 俺读的时候全是来自私人藏书和私下交流/交换,但清晰记得其中的“长城烟尘”是从大人的单位图书馆里借的,文笔有点幽默感.....
    • 只读过静静的顿河,当时年纪太小,应该找时间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