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杭州小资 孙昌建
10:09 02-26
因为有这么个西湖,便成了杭州小资的汪洋大海。比起上海、北京和广州,杭州更是小资的天堂。
在上海,有人有奔中资的愿望而且也有这个环境,它不太容易满足,就像上海的摩天大厦,永远有一种对天空勃起的欲望;而北京则因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小资最多也只是在三里屯热闹一番,何况北京人要折腾的事太多太多。而广州呢,虽然很物质也很前卫,但前卫得过了头,革命性就太强,小资是最怕革命的,虽然它可能口头上拥护革命,但这只是一种不流血的革命,就像搞搞诗歌污染城市的行为艺术。
有人说,杭州与成都颇有几分相似,但是成都的物质生活似乎较杭州又少了一点资味,它更多地有一点点农味,就是小财主式的味道,庭院里一坐,一壶茶一泡,就是岁月悠悠了。
小资实际上并不是有标签的那拨人,如果从文化上分,我甚至觉得小资是介于文人和流氓之间;而从经济上分,小资也基本是那种在媒体打工或是小业主,衣食无忧又绝对发不了财的那拨人。比如当我看到有人把喜欢"作爱"也归到小资名下时,我觉得有点太小看小资了。农民和工人难道不喜欢作爱?在我看来或要让我表述,我则会说,小资可能更喜欢跟网络作爱,因为他们怕太多的付出,所以喜欢王家卫式的墨镜和对白。如果说是喜欢床上运动,那也只是更喜欢在运动的形式上有所变化。
杭州的小资,它肯定不是几个人几个精英分子的事,它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的,它是与生俱来又刻意为之的那种东西,莫名得有一点点奇怪。在一个自然和人文环境颇为优雅又市民气颇重的城市里,小资毕竟还不能成为主流。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可知道杭州的小资大约是跟以下细节有关。
1、言必称三生石、林和靖、西溪和月上柳梢头。这虽是以前的小资却又是被杭州当下的小资们反复提及的;一块石头甚至搞不清在哪里,但因为有一段传说,就成了杭州小资的经典。甚至有的把白娘子和苏小小都扯了进来,不是说妖和妓不能小资,而是说明杭州的文化就是这付德性,而且总是跟水有关。此是文化类小资;
2、南山路,西湖边的一条路,一到秋天,梧桐落叶遍地金黄。这里是小资的集中营,酒吧茶楼画廊还有中国美院以及老干部的住地。可以毫无特色的人气颇旺,也可以不断地搞搞新意思,而且很得天独厚地把茶和画、酒和书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人把古家具和茶艺结合在一起。在那种地方喝茶,情调是第一位的,而至于茶本身,天呢,远不及自己家里的。所以那种地方的茶和酒都不是特别纯粹的;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市民类的小资;
3、欧陆风情的露台,西街的西式套餐,平湖秋月及茶博的茶、杭州经济之声的晚间节目,以前有一个念诗的主持人,现代温馨节目,是杭州小资的萌芽期。西湖之声"午夜天堂"也曾有此种倾向。做音乐如果做得满口洋文,不是太专业就是太小资,味道就出来了;
4、浓情小说。杭州某报的一个版面,大约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套路的。比起琼瑶的更简单。有着杭州的背景,男女主人公大约都是在淇淋屋或天堂鸟花店里约会,然后有第三者出现,结局一般是要有一人出国或上天堂,这样剩下的两个才有可能将浓情进行到底。此类是新新人类小资,他们甚至喜欢漫画,喜欢双响炮和史努比。他们还经营"新空间"等版面,把生活说得比咖啡还要香浓;
5、六公园、外文书店以及纯真年代。杭州人迷恋西湖不想外出,但真正有机会去国外还是要去的。六公园此前的外语角,外文书语里的外籍书柜台以及纯真年代书吧里的讲座,不能仅仅看作外语或文学的爱好者,而是有情调的一批人。先生和小姐用外语对话,哪怕是说说哈罗,说说"法克油",也是别有情趣的。此类是崇洋的小资;
7、买《城市画报》和《上海一周》,把去上海看展览挂在嘴上。不说去巴黎春天逛店,那会太中资,中资是小资们竭力攻击的目标,虽然心里会有点羡慕。杭州的小资会去绍兴路的汉源书屋坐坐,坐上一个下午。然后坐火车回来,回来的路上在想:杭州怎么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8、言必称农家菜、大排档、情调气氛等。西餐、鸡尾酒会和淇淋屋是好的,但更喜欢土的辣的喜欢那种可以把脚搁起来喝酒吃饭的地方。小资的心里有个土匪,小资的嘴上有股痞气,小资实际上还是那种怎么舒服怎么来的人;
9、小资网站:www.elong.com
杭州及全中国最小资的文章高手,你只要听听名字就可略见小资味:致命诱惑,衣冠男女,生于70年代……既有一付采菊东篱下的姿态,又是物质时代的宠儿。一点点反叛一点点艾怨一点点感悟,如"青春已经短得不够穿了……"
10、武林路、银泰百货、新金都城市花园、南都德加、天堂人间、赛欧、甲壳虫……逛街购物置房娱乐品车,实力不逮没有关系,挂在嘴边就是参与;还有广告的饕餮之夜、爵士与萨克斯风演奏会、枫林晚书店九月诗会、印象画廊的前卫艺术展、潘杰时装摄影,某演唱会赠票……这些精神的小点心,虽然不一定搞得清刀刀叉叉的握法,但小资的手依然会大大方方地伸出去,就像某些Q民见面说话,十个手指像螃蟹的脚一样舞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10:09 02-26
因为有这么个西湖,便成了杭州小资的汪洋大海。比起上海、北京和广州,杭州更是小资的天堂。
在上海,有人有奔中资的愿望而且也有这个环境,它不太容易满足,就像上海的摩天大厦,永远有一种对天空勃起的欲望;而北京则因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小资最多也只是在三里屯热闹一番,何况北京人要折腾的事太多太多。而广州呢,虽然很物质也很前卫,但前卫得过了头,革命性就太强,小资是最怕革命的,虽然它可能口头上拥护革命,但这只是一种不流血的革命,就像搞搞诗歌污染城市的行为艺术。
有人说,杭州与成都颇有几分相似,但是成都的物质生活似乎较杭州又少了一点资味,它更多地有一点点农味,就是小财主式的味道,庭院里一坐,一壶茶一泡,就是岁月悠悠了。
小资实际上并不是有标签的那拨人,如果从文化上分,我甚至觉得小资是介于文人和流氓之间;而从经济上分,小资也基本是那种在媒体打工或是小业主,衣食无忧又绝对发不了财的那拨人。比如当我看到有人把喜欢"作爱"也归到小资名下时,我觉得有点太小看小资了。农民和工人难道不喜欢作爱?在我看来或要让我表述,我则会说,小资可能更喜欢跟网络作爱,因为他们怕太多的付出,所以喜欢王家卫式的墨镜和对白。如果说是喜欢床上运动,那也只是更喜欢在运动的形式上有所变化。
杭州的小资,它肯定不是几个人几个精英分子的事,它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的,它是与生俱来又刻意为之的那种东西,莫名得有一点点奇怪。在一个自然和人文环境颇为优雅又市民气颇重的城市里,小资毕竟还不能成为主流。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可知道杭州的小资大约是跟以下细节有关。
1、言必称三生石、林和靖、西溪和月上柳梢头。这虽是以前的小资却又是被杭州当下的小资们反复提及的;一块石头甚至搞不清在哪里,但因为有一段传说,就成了杭州小资的经典。甚至有的把白娘子和苏小小都扯了进来,不是说妖和妓不能小资,而是说明杭州的文化就是这付德性,而且总是跟水有关。此是文化类小资;
2、南山路,西湖边的一条路,一到秋天,梧桐落叶遍地金黄。这里是小资的集中营,酒吧茶楼画廊还有中国美院以及老干部的住地。可以毫无特色的人气颇旺,也可以不断地搞搞新意思,而且很得天独厚地把茶和画、酒和书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人把古家具和茶艺结合在一起。在那种地方喝茶,情调是第一位的,而至于茶本身,天呢,远不及自己家里的。所以那种地方的茶和酒都不是特别纯粹的;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市民类的小资;
3、欧陆风情的露台,西街的西式套餐,平湖秋月及茶博的茶、杭州经济之声的晚间节目,以前有一个念诗的主持人,现代温馨节目,是杭州小资的萌芽期。西湖之声"午夜天堂"也曾有此种倾向。做音乐如果做得满口洋文,不是太专业就是太小资,味道就出来了;
4、浓情小说。杭州某报的一个版面,大约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套路的。比起琼瑶的更简单。有着杭州的背景,男女主人公大约都是在淇淋屋或天堂鸟花店里约会,然后有第三者出现,结局一般是要有一人出国或上天堂,这样剩下的两个才有可能将浓情进行到底。此类是新新人类小资,他们甚至喜欢漫画,喜欢双响炮和史努比。他们还经营"新空间"等版面,把生活说得比咖啡还要香浓;
5、六公园、外文书店以及纯真年代。杭州人迷恋西湖不想外出,但真正有机会去国外还是要去的。六公园此前的外语角,外文书语里的外籍书柜台以及纯真年代书吧里的讲座,不能仅仅看作外语或文学的爱好者,而是有情调的一批人。先生和小姐用外语对话,哪怕是说说哈罗,说说"法克油",也是别有情趣的。此类是崇洋的小资;
7、买《城市画报》和《上海一周》,把去上海看展览挂在嘴上。不说去巴黎春天逛店,那会太中资,中资是小资们竭力攻击的目标,虽然心里会有点羡慕。杭州的小资会去绍兴路的汉源书屋坐坐,坐上一个下午。然后坐火车回来,回来的路上在想:杭州怎么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8、言必称农家菜、大排档、情调气氛等。西餐、鸡尾酒会和淇淋屋是好的,但更喜欢土的辣的喜欢那种可以把脚搁起来喝酒吃饭的地方。小资的心里有个土匪,小资的嘴上有股痞气,小资实际上还是那种怎么舒服怎么来的人;
9、小资网站:www.elong.com
杭州及全中国最小资的文章高手,你只要听听名字就可略见小资味:致命诱惑,衣冠男女,生于70年代……既有一付采菊东篱下的姿态,又是物质时代的宠儿。一点点反叛一点点艾怨一点点感悟,如"青春已经短得不够穿了……"
10、武林路、银泰百货、新金都城市花园、南都德加、天堂人间、赛欧、甲壳虫……逛街购物置房娱乐品车,实力不逮没有关系,挂在嘴边就是参与;还有广告的饕餮之夜、爵士与萨克斯风演奏会、枫林晚书店九月诗会、印象画廊的前卫艺术展、潘杰时装摄影,某演唱会赠票……这些精神的小点心,虽然不一定搞得清刀刀叉叉的握法,但小资的手依然会大大方方地伸出去,就像某些Q民见面说话,十个手指像螃蟹的脚一样舞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