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说说在国内陪妈妈体检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父母都是老师。相当于国家公务员副处级的位置上退下来的。均享受10个三甲医院随便看,医疗和药费报销90%的待遇。前年回国看他们,有一天妈妈要去体检,我要陪她去。这次只查妇科和心血管,其它的项目头天已经查过了。

起了个大早,不到7点出发。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来是北协和所属的一所教会医院,解放后并入北大。还在原地址,西什库教堂附近。地铁当时还不通,通了也不坐,上下台阶太多,妈妈受不了爬楼。公交倒了2次,一共才花8毛钱。就是很拥挤。上班高峰,城里尤其的堵。到了医院都8点半了。

一进大门,这个人啊。我的天。排队挂号。专家号早没了,想挂专家号早上5点就得到这来排。我们本来也不想挂,只是体检。随便哪个医生都行。妈妈拿出医疗卡。这是那年刚开始实行的,不再用小病历本了,国家开始分批发行医疗卡,象这边一样,挂号时一刷,你是公费还是自费还是保险公司出钱,一目了然。国家公务员,中央直属机关,老师属于公费医疗。国企,外企,集体制企业和私人企业由保险公司报一部分。农村户口全自费,只有少部分病和药由国家报销。有了医疗卡,就不便于钻漏洞了。卡上有照片,没法冒充。以前总有许多没有医疗保险的拿着别人的病历本去看病,国家因此流失了许多钱。
排了20多分钟,拿到一小条。我们很幸运,上午的号还剩3个。这么早到,要是没挂上上午的号,就只能挂下午的,然后出去游荡到下午再来。折腾。

上楼先到妇产科。男宾止步。不止步也不行,那个拥挤,没两下子别想从一堆大肚子孕妇中挤过去。两排座椅早坐满了人,楼道上也站满了人,中间一小分诊台,挂了号的要先把号和病历本递上去,等着分诊。一位50多岁的老护士被众人围着,我挤到她跟前,放大音量叫"体检!"。护士把病历本放一边。没反应。太多人要她应付。等了一会忽闻她叫了名字,我上前去,她撕了张单子,"去交费。"我来不及问这是什么费,拿着出去排付款的队。10多分钟到了我,小窗口里面要15块钱。我交上钱,顺便问这是什么钱,工作人员对着扩音器,"开宫器和垫子。"声音大的吓人,我怪不好意思的。

拿着付款证明回到分诊台,递上去,接着等。护士正拿着一化验单,对单子主人说:"怀上了,要不要?"。这位妇女皮肤粗糙,红扑扑的脸色一看就是常年暴露在日光下劳作的。护士的话大概没听见,一点反应都没有。护士立即高八度:"怀上了,听见没有!要不要?要的话交钱做检察,不要上楼做人流去!"妇女这回听到了,立即满脸笑容,连声说,要要要。然后兴高彩列的走出来,边走边和身边陪同的女人说:"摘回是枕哩!"看来以前有过假的。

一会等到护士叫我妈妈的名。然后递上15块钱买来的器具。就这么两个小塑料品,够贵的。我和妈妈一块进去了。医生文质彬彬,和蔼中透着距离感,一派典型知识分子作风。看完病历本,问几个问题,然后说,顺便做个切片检查吧,观察一下癌变的可能。妈妈说"好吧。"话音一落立即一张收费单递到我眼前,"去交费。"买那个切片的钱。又排了一遍,拿着收据回来,医生已经检查完了。递给我一玻璃片,两个小瓶子,和一张收费单。"先去交化验费,然后把样本和收据送到化验室。"

我又一次排那个长队。边排变想,这样看病真不能一个人来。就这队都排不起。好在我陪妈妈来,我去排对,她可以找个地休息,不然这来来回回的老年人怎么办。这也就是家里人能这么给你跑腿,换做外人真不行。万一得的是传染病,保姆你都找不着,一听传染病全跑了。保姆大多是农村户口,没保险。其实国家对几大传染病是免费治疗的,象肺结核,霍乱。可即使这样,也没人愿意沾染你。

把取的样本送到化验室,护士要我们2个小时后来取结果。我们决定先上楼查心脏。走到电梯口,见一病人躺在病床上,被一众家属簇拥着也在等电梯,门一开,众家属把人推进去,然后把住门,不让其他人进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驾式。估计是怕进了别人,电梯不能直达想到的楼层,耽误治疗。

到了心脏内科,同样程序来一遍,排队分诊,想多检查什么项目都要去排队交费。等的时候听到一个医生和病人家属的谈话。"病人要上支架。国产的4万,进口的6万,他要上3个。你们想好了要哪种。"那口气不象在说支架更象在讨论一捆大葱。我吸了口气,对妈妈说:"即使上国产的也要12万呀。好在你们福利好能报90%。"妈妈笑了,"哪呀。国家明文规定,进口的一分不报,国产的只报50%"。"什么!你们不是90%的报吗!",她回答:"每种都不一样的。支架就是这个规定。我们是最好的福利,别的单位还不如这个呢。所以医生每次用什么药,用什么器械设备,什么治疗方案,都要先反复和我们商量,看你能不能治的起。大部分医生想让你用的新药都是不报的。"

妈妈有糖尿病,不算严重。糖尿病人每天最好自测血糖以便控制饮食。但妈妈很少测。那一盒试纸600块,全自费。妈妈节省惯了,竟然舍不得多用。哎。我真不知道国家是怎么想的。不给报试纸,却要出百倍于试纸的钱去治疗糖尿病后遗症。预防不比什么都重要么。另外象这种体检,本来不必要跑医院的,尤其北京的大医院,恨不得全国的疑难杂症病人都集中在这里。拥挤不堪。如果能有离家近的小诊所,但是设备齐全,象我在这里一个小城市,家庭医生,各种检验都离家很近,不用你起个大早花一天时间。家庭医生虽然看不了什么,但预防这一项还是起大作用的。还有就是follow-up。动手术后的follow-up,住在边远地区的病人,每次都跑原医院,几乎不可能,我家就有农村亲戚,癌症手术后,不方便跑医院,干脆不去,很快就不行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幸福家庭 / 说说在国内陪妈妈体检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父母都是老师。相当于国家公务员副处级的位置上退下来的。均享受10个三甲医院随便看,医疗和药费报销90%的待遇。前年回国看他们,有一天妈妈要去体检,我要陪她去。这次只查妇科和心血管,其它的项目头天已经查过了。

    起了个大早,不到7点出发。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来是北协和所属的一所教会医院,解放后并入北大。还在原地址,西什库教堂附近。地铁当时还不通,通了也不坐,上下台阶太多,妈妈受不了爬楼。公交倒了2次,一共才花8毛钱。就是很拥挤。上班高峰,城里尤其的堵。到了医院都8点半了。

    一进大门,这个人啊。我的天。排队挂号。专家号早没了,想挂专家号早上5点就得到这来排。我们本来也不想挂,只是体检。随便哪个医生都行。妈妈拿出医疗卡。这是那年刚开始实行的,不再用小病历本了,国家开始分批发行医疗卡,象这边一样,挂号时一刷,你是公费还是自费还是保险公司出钱,一目了然。国家公务员,中央直属机关,老师属于公费医疗。国企,外企,集体制企业和私人企业由保险公司报一部分。农村户口全自费,只有少部分病和药由国家报销。有了医疗卡,就不便于钻漏洞了。卡上有照片,没法冒充。以前总有许多没有医疗保险的拿着别人的病历本去看病,国家因此流失了许多钱。
    排了20多分钟,拿到一小条。我们很幸运,上午的号还剩3个。这么早到,要是没挂上上午的号,就只能挂下午的,然后出去游荡到下午再来。折腾。

    上楼先到妇产科。男宾止步。不止步也不行,那个拥挤,没两下子别想从一堆大肚子孕妇中挤过去。两排座椅早坐满了人,楼道上也站满了人,中间一小分诊台,挂了号的要先把号和病历本递上去,等着分诊。一位50多岁的老护士被众人围着,我挤到她跟前,放大音量叫"体检!"。护士把病历本放一边。没反应。太多人要她应付。等了一会忽闻她叫了名字,我上前去,她撕了张单子,"去交费。"我来不及问这是什么费,拿着出去排付款的队。10多分钟到了我,小窗口里面要15块钱。我交上钱,顺便问这是什么钱,工作人员对着扩音器,"开宫器和垫子。"声音大的吓人,我怪不好意思的。

    拿着付款证明回到分诊台,递上去,接着等。护士正拿着一化验单,对单子主人说:"怀上了,要不要?"。这位妇女皮肤粗糙,红扑扑的脸色一看就是常年暴露在日光下劳作的。护士的话大概没听见,一点反应都没有。护士立即高八度:"怀上了,听见没有!要不要?要的话交钱做检察,不要上楼做人流去!"妇女这回听到了,立即满脸笑容,连声说,要要要。然后兴高彩列的走出来,边走边和身边陪同的女人说:"摘回是枕哩!"看来以前有过假的。

    一会等到护士叫我妈妈的名。然后递上15块钱买来的器具。就这么两个小塑料品,够贵的。我和妈妈一块进去了。医生文质彬彬,和蔼中透着距离感,一派典型知识分子作风。看完病历本,问几个问题,然后说,顺便做个切片检查吧,观察一下癌变的可能。妈妈说"好吧。"话音一落立即一张收费单递到我眼前,"去交费。"买那个切片的钱。又排了一遍,拿着收据回来,医生已经检查完了。递给我一玻璃片,两个小瓶子,和一张收费单。"先去交化验费,然后把样本和收据送到化验室。"

    我又一次排那个长队。边排变想,这样看病真不能一个人来。就这队都排不起。好在我陪妈妈来,我去排对,她可以找个地休息,不然这来来回回的老年人怎么办。这也就是家里人能这么给你跑腿,换做外人真不行。万一得的是传染病,保姆你都找不着,一听传染病全跑了。保姆大多是农村户口,没保险。其实国家对几大传染病是免费治疗的,象肺结核,霍乱。可即使这样,也没人愿意沾染你。

    把取的样本送到化验室,护士要我们2个小时后来取结果。我们决定先上楼查心脏。走到电梯口,见一病人躺在病床上,被一众家属簇拥着也在等电梯,门一开,众家属把人推进去,然后把住门,不让其他人进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驾式。估计是怕进了别人,电梯不能直达想到的楼层,耽误治疗。

    到了心脏内科,同样程序来一遍,排队分诊,想多检查什么项目都要去排队交费。等的时候听到一个医生和病人家属的谈话。"病人要上支架。国产的4万,进口的6万,他要上3个。你们想好了要哪种。"那口气不象在说支架更象在讨论一捆大葱。我吸了口气,对妈妈说:"即使上国产的也要12万呀。好在你们福利好能报90%。"妈妈笑了,"哪呀。国家明文规定,进口的一分不报,国产的只报50%"。"什么!你们不是90%的报吗!",她回答:"每种都不一样的。支架就是这个规定。我们是最好的福利,别的单位还不如这个呢。所以医生每次用什么药,用什么器械设备,什么治疗方案,都要先反复和我们商量,看你能不能治的起。大部分医生想让你用的新药都是不报的。"

    妈妈有糖尿病,不算严重。糖尿病人每天最好自测血糖以便控制饮食。但妈妈很少测。那一盒试纸600块,全自费。妈妈节省惯了,竟然舍不得多用。哎。我真不知道国家是怎么想的。不给报试纸,却要出百倍于试纸的钱去治疗糖尿病后遗症。预防不比什么都重要么。另外象这种体检,本来不必要跑医院的,尤其北京的大医院,恨不得全国的疑难杂症病人都集中在这里。拥挤不堪。如果能有离家近的小诊所,但是设备齐全,象我在这里一个小城市,家庭医生,各种检验都离家很近,不用你起个大早花一天时间。家庭医生虽然看不了什么,但预防这一项还是起大作用的。还有就是follow-up。动手术后的follow-up,住在边远地区的病人,每次都跑原医院,几乎不可能,我家就有农村亲戚,癌症手术后,不方便跑医院,干脆不去,很快就不行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晕。家庭医生预防了什么?你去找TA肯定说没事,也不愿意找原因,2-3分钟打发一个病人。等TA说有事时,应该就是快死的情况了。
      • 我的家庭医生还好,我检查的时候聊天,说我老公回国奔丧,医生听说他家祖辈老人两位癌症,赶紧嘱咐回来进行相关检查,相反,我老公仗着自己年轻,拖着。
      • 不会啊,我的家庭医生一点小问题就开一堆单子,结果没问题,还不信自己,再往专科医生那里打发一次。。
    • 我也在国内做了体检,自费。这都成了医院一大创收项目了,各个医院都搞。先一天像点菜一样选好项目付好钱,第二天一早花了三个小时都是搞定了,除了磁核共振以外基本不用排很长时间的队,医生态度也不错。这大概是自费公费的区别吧。
      • 朋友从中国回来, 他说中国有很多私人体检中心, 服务相当好, 不用排队, 做全面体检从开始到结束,有专门的护士领着到 每个科每个部门检查。 全部费用¥3500人民币,包含化验、x-ray、验血等等。
    • 还是加拿大好吧,人少,就稀罕。
      • 好?前两天家庭医生打电话说,以后体检政府不付钱了,要自己自费,除非家庭医生认为有病,一点要体检。以后还不知什么要自费呢?税就越交越多,福利就越来越少。
        • 我已经有三四年没有体检了,有次想去要个体检单,那个前台的白人女士就问我,你哪里不舒服,为什么一定要体检?那语气和眼神让人不爽,好像我贪了加拿大多大便宜似的。
    • 说到体检, 今早听新闻说自今年起那个每年的体检delist了, 该成了叫什么personal health review.实际上就是好多要送lab的项目都不查了, 政府为了省钱. 具体这里有-
      • 这个政策在加拿大或许真能省钱,如果在中国,恐怕政府非但不能省钱,还会支付更多的检查费用。
    • 我也深有体会,国内的机制挺会折腾人的,不仅仅是看医生,找政府机构办个事也是要跑上好几次。老人身边还是需要有人陪着的,靠得住的亲情朋友也可以。
    • 北京太大了,去哪儿都远,到哪儿 哪儿挤~~我爸妈在福州,每年的退休干部体检单位医院都组织得很好~~去趟医院公车四站就到了~~医院人不少,但还没挤到不像样~~
      • 北京确实太大了。好像得在职的副部长级---对,就像那个倒霉蛋衣X卿,才能有点特权,过得舒服点。局级以下(或者副部退了的)凑合活着,当然,房子也可能好几套,但301,或者北京医院的高干病房据说住不进去。
    • 唉,以人为本啊。
    • 去医院体检太遭罪了,我们以前在北京都是去专门的体检中心体检,很方便,人也不多,体检的项目也全。我妈的乳腺癌就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很早期,现在都十年了。所以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
      得知这里的体检项目,很是吃了一惊,估计我妈要是在这儿,不会那么早发现。所以我们都还是每年回国的时候去体检中心体检一次
    • 中国的医院,医疗体制严重滞后,行政管理和司法体制严重滞后,医界腐败,你买我卖,医患关系严重不信任。
      • 最后一句很有同感。就是因为医患关系太紧张,所以家属很重要。因为医生怕担责任,所以即使不需要的检查,不需要花的钱也要你查一遍。然后提出许多种治疗方案,让你家属定。所以我才觉得老人身边一定要有子女。保姆亲戚朋友,没一个能担这么大责任。
      • 还有,有家属在,医生不敢太忽悠老人。住院了,护士护工看你有家属关心,也不敢太轻视病人,家属可以去替老人争取各种利益。哎。
    • 朋友从中国回来说中国有不少很好的私人诊所和医疗中心,软件、硬件、服务和医生的经验都很强。
      • 公费医疗是指定合同医院。不能随便看。自费随便去哪里都行。
        • 自费好像不是很贵啊, 现在竞争厉害, 很多很好的诊所多不是很贵
          • 是不贵,但老人要常去呀。每个月去2次就够呛了。而且老人的体检不象咱们年轻人,我们是专为体检而检,他们是反过来,都是有长期的病在身上的。如果你去非合同医院体检,你还要回合同医院治疗,这医院不承认那医院的体检结果,因为万一出事医院承担不了责任,
            所以你还得从新在这家医院检一遍,然后根据本医院的体检证明出治疗方案。
            • 这样啊, 不了解国内的情况。 我以为私人医疗中心也给治疗。
              • 给治疗。但治不起。全自费。象我提到的冠心病手术,仅仅几个支架就上十万,再加上医生的手术费,医疗费,化验护理。就算你是私人公司的小职员,保险公司也能给你几万吧,但保险公司也是指定医院,不让你随便去私人医院的。
      • 国内退休的老人,能全程跟私人医院的太少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