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二、惠东地区婚俗文化的产生和变迁
惠东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奇特的服饰上,而且体现在奇异的婚俗文化方面,即长住娘家的婚俗。长住娘家婚俗的主要特征是: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在结婚的第三天就必须回娘家长住,直到怀孕临产时才能回夫家长住。在长住娘家期间,每年只在逢年过节和农忙季节才回夫家几次,一年大约十来天左右,即春节、元宵、端午节、七月半、三月种地瓜、十月种麦子时各回夫家一次,每次回夫家一般住两三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女方怀孕的迟早,有的三年五载,有的十年八年,甚至更长。如果女方到了二十五六岁尚未怀孕,夫家可以给她抱养一个孩子,这样女方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住进夫家,因此,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往往是抱养的。长住娘家婚俗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特别是经过解放后半个多世纪的移风易俗之后,仍然保存着,是有其历史和现实根源的。
(一)长住娘家婚俗文化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惠东地区长住娘家婚俗的形成,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有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当地男女自然分工产生的必然现象。
1.结婚后夫妻不能过早发生性关系是长住娘家婚俗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惠安女结婚当天,要由五六个心灵手巧的妇女,花四个小时给新娘梳一个漂亮的头饰。这种头饰对新娘的新婚之夜起监督作用。据说,新娘结婚三天后回娘家,如果人们发现她的头发乱了,同辈的姐妹就会讥笑她。因此,为了保持发式整齐不乱,新娘在结婚的三天三夜里通常只是半躺半卧甚至干脆坐着,千方百计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如果婚后过早怀孕则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长住娘家可以避免新娘过早怀孕。
2.早婚与包办婚姻是长住娘家婚俗得以长期存在的另一原因。惠东一带盛行早婚,十六七岁结婚的现象很普遍,更早的也有,早婚现象又与娃娃亲密切联系。惠东一带有订娃娃亲的习俗,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由父母或媒人包办订娃娃亲。一般到了中学阶段,父母就会着手为子女操办婚事,一是“早完婚早了却心愿”,二是担心聘金彩礼高涨。由于早婚,不少新娘新郎都还年少无知,不知结婚的含义,更少有夫妻之情。夫家的陌生与娘家的亲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不住夫家住娘家也就很自然的。新娘喜住娘家必然对长住娘家婚俗的保留起重要作用。
3.男女劳动分工是长住娘家婚俗得以长期保存的重要原因。由于惠东一带是以渔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男子以海上捕捞为主,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上作业,操作在渔船上,往往一去就是大半年。男女结婚之后女方即使住在夫家,夫妻也很少有时间生活在一起,与其孤独地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不如住在有着浓厚亲情的娘家来得自在快乐。而且,惠安女以吃苦耐劳著称,男子出海捕鱼,女子成了农副业的主要劳动力。这样勤劳能干的女子一旦离开娘家,显然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对娘家自然是一个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娘家父母也希望女儿能在娘家多留几年。一方面是女孩婚后喜欢回娘家住,另一方面是娘家在经济上也需要女儿留在娘家,长住娘家婚俗长期存在也就不难理解了。
4.文化素质偏低也是长住娘家婚俗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惠东一带文化水平较低,加上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使得这一带女子受教育程度偏低。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惠东7个乡镇妇女文盲率高达90%。许多家长不让女孩读书,而是早早让她们跟长辈一起劳动,或在家做家务和照顾弟弟妹妹。因为文化水平低,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机会相对较少。她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父辈特别是母亲的影响和灌输,长住娘家的婚俗当然很容易为女孩子所接受。
(二)长住娘家婚俗的保留和变迁
尽管惠东一带长住娘家的习俗还存在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更新,长住娘家的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对长住娘家习俗的看法、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新婚夫妻的性关系不再苛求,对新娘到夫家的时间不再严格要求,而是采用比较宽容的态度默认。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原来存在的一些婚姻陋习的危害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我们走访了一位70年代出生的娃娃亲的受害者刘先生,他告诉我们,他读初三的时候,刚过17岁,父母就要求他结婚,女方就是父母原来订下的娃娃亲。他当时坚决不同意,但是父亲一直哀求,为了不让父亲伤心只好同意。结婚后,夫妻一直无法培养起感情,相反的,还经常吵架。他们的痛苦父母全看在眼里,后来只好同意他们离婚。为此,他的弟妹的娃娃亲也都退掉,父母不愿意弟妹也走哥哥的老路。由于娃娃亲,当地的离婚率达30%。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有90%以上是订娃娃亲的;80年代出生的有80%以上订娃娃亲;90年代后,娃娃亲现象才逐渐消失。主要是娃娃亲的危害性逐渐被家长所认识。娃娃亲逐渐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惠东一带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用再担心儿子因为贫穷而找不到老婆,加上娃娃亲的实际危害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娃娃亲也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2.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普及,多子女的现象逐渐减少,加上家庭经济的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执行计划生育之后,多子女家庭逐渐减少,一般都为两个孩子,加上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重男轻女思想明显弱化。在我们的走访中,当问及假如只能供养一个孩子,你是选择让男孩读书,还是让女孩读书?被访者都是这样回答我们的提问的:“哪个会读书,就选择哪个,不论男孩还是女孩。”这种变化是非常可喜的,原来那种“认为女孩迟早是别人的人,花钱供其读书,还不如早早让她干活,为家里多挣点钱来得合算”的思想已经逐渐被淘汰了,女孩读书的比例大大提高。而女孩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杜绝早婚早育现象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新思想新观念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途径是立体的,人们可以多渠道获得各种信息、知识、思想观念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一切对惠东一带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是强有力的,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正在对他们特别是惠安女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现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接受了下来,自然对本地的婚姻陋习产生排斥而加以反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惠东一带的婚姻陋习正在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越来越文明的婚姻习俗,长住娘家的婚俗在新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也在改变着原来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人性、越来越符合婚姻法的要求。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信息渠道的拓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幸福理念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进步的、积极的,反映在对惠安女民俗文化的影响是积极的因素在增强,消极的因素在削弱。惠安女服饰将作为中国服饰艺术奇葩越发美丽娇艳;惠安女的婚姻方式和婚姻生活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过越美好、越来越幸福;惠安女的优秀品格必将随着惠安女形象的广泛传播而发扬光大。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惠东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奇特的服饰上,而且体现在奇异的婚俗文化方面,即长住娘家的婚俗。长住娘家婚俗的主要特征是: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在结婚的第三天就必须回娘家长住,直到怀孕临产时才能回夫家长住。在长住娘家期间,每年只在逢年过节和农忙季节才回夫家几次,一年大约十来天左右,即春节、元宵、端午节、七月半、三月种地瓜、十月种麦子时各回夫家一次,每次回夫家一般住两三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女方怀孕的迟早,有的三年五载,有的十年八年,甚至更长。如果女方到了二十五六岁尚未怀孕,夫家可以给她抱养一个孩子,这样女方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住进夫家,因此,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往往是抱养的。长住娘家婚俗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特别是经过解放后半个多世纪的移风易俗之后,仍然保存着,是有其历史和现实根源的。
(一)长住娘家婚俗文化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惠东地区长住娘家婚俗的形成,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有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当地男女自然分工产生的必然现象。
1.结婚后夫妻不能过早发生性关系是长住娘家婚俗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惠安女结婚当天,要由五六个心灵手巧的妇女,花四个小时给新娘梳一个漂亮的头饰。这种头饰对新娘的新婚之夜起监督作用。据说,新娘结婚三天后回娘家,如果人们发现她的头发乱了,同辈的姐妹就会讥笑她。因此,为了保持发式整齐不乱,新娘在结婚的三天三夜里通常只是半躺半卧甚至干脆坐着,千方百计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如果婚后过早怀孕则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长住娘家可以避免新娘过早怀孕。
2.早婚与包办婚姻是长住娘家婚俗得以长期存在的另一原因。惠东一带盛行早婚,十六七岁结婚的现象很普遍,更早的也有,早婚现象又与娃娃亲密切联系。惠东一带有订娃娃亲的习俗,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由父母或媒人包办订娃娃亲。一般到了中学阶段,父母就会着手为子女操办婚事,一是“早完婚早了却心愿”,二是担心聘金彩礼高涨。由于早婚,不少新娘新郎都还年少无知,不知结婚的含义,更少有夫妻之情。夫家的陌生与娘家的亲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不住夫家住娘家也就很自然的。新娘喜住娘家必然对长住娘家婚俗的保留起重要作用。
3.男女劳动分工是长住娘家婚俗得以长期保存的重要原因。由于惠东一带是以渔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男子以海上捕捞为主,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上作业,操作在渔船上,往往一去就是大半年。男女结婚之后女方即使住在夫家,夫妻也很少有时间生活在一起,与其孤独地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不如住在有着浓厚亲情的娘家来得自在快乐。而且,惠安女以吃苦耐劳著称,男子出海捕鱼,女子成了农副业的主要劳动力。这样勤劳能干的女子一旦离开娘家,显然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对娘家自然是一个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娘家父母也希望女儿能在娘家多留几年。一方面是女孩婚后喜欢回娘家住,另一方面是娘家在经济上也需要女儿留在娘家,长住娘家婚俗长期存在也就不难理解了。
4.文化素质偏低也是长住娘家婚俗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惠东一带文化水平较低,加上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使得这一带女子受教育程度偏低。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惠东7个乡镇妇女文盲率高达90%。许多家长不让女孩读书,而是早早让她们跟长辈一起劳动,或在家做家务和照顾弟弟妹妹。因为文化水平低,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机会相对较少。她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父辈特别是母亲的影响和灌输,长住娘家的婚俗当然很容易为女孩子所接受。
(二)长住娘家婚俗的保留和变迁
尽管惠东一带长住娘家的习俗还存在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更新,长住娘家的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对长住娘家习俗的看法、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新婚夫妻的性关系不再苛求,对新娘到夫家的时间不再严格要求,而是采用比较宽容的态度默认。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原来存在的一些婚姻陋习的危害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我们走访了一位70年代出生的娃娃亲的受害者刘先生,他告诉我们,他读初三的时候,刚过17岁,父母就要求他结婚,女方就是父母原来订下的娃娃亲。他当时坚决不同意,但是父亲一直哀求,为了不让父亲伤心只好同意。结婚后,夫妻一直无法培养起感情,相反的,还经常吵架。他们的痛苦父母全看在眼里,后来只好同意他们离婚。为此,他的弟妹的娃娃亲也都退掉,父母不愿意弟妹也走哥哥的老路。由于娃娃亲,当地的离婚率达30%。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有90%以上是订娃娃亲的;80年代出生的有80%以上订娃娃亲;90年代后,娃娃亲现象才逐渐消失。主要是娃娃亲的危害性逐渐被家长所认识。娃娃亲逐渐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惠东一带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用再担心儿子因为贫穷而找不到老婆,加上娃娃亲的实际危害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娃娃亲也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2.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普及,多子女的现象逐渐减少,加上家庭经济的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执行计划生育之后,多子女家庭逐渐减少,一般都为两个孩子,加上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重男轻女思想明显弱化。在我们的走访中,当问及假如只能供养一个孩子,你是选择让男孩读书,还是让女孩读书?被访者都是这样回答我们的提问的:“哪个会读书,就选择哪个,不论男孩还是女孩。”这种变化是非常可喜的,原来那种“认为女孩迟早是别人的人,花钱供其读书,还不如早早让她干活,为家里多挣点钱来得合算”的思想已经逐渐被淘汰了,女孩读书的比例大大提高。而女孩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杜绝早婚早育现象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新思想新观念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途径是立体的,人们可以多渠道获得各种信息、知识、思想观念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一切对惠东一带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是强有力的,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正在对他们特别是惠安女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现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接受了下来,自然对本地的婚姻陋习产生排斥而加以反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惠东一带的婚姻陋习正在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越来越文明的婚姻习俗,长住娘家的婚俗在新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也在改变着原来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人性、越来越符合婚姻法的要求。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信息渠道的拓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幸福理念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进步的、积极的,反映在对惠安女民俗文化的影响是积极的因素在增强,消极的因素在削弱。惠安女服饰将作为中国服饰艺术奇葩越发美丽娇艳;惠安女的婚姻方式和婚姻生活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过越美好、越来越幸福;惠安女的优秀品格必将随着惠安女形象的广泛传播而发扬光大。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