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什么叫HIGH RISK?懂医学么?不懂别瞎起哄。多少个正常怀孕,到生的那一刻出问题的?有多少胎儿就是没有专业医生在,耽误了时间,造成脑缺氧一生残疾的?

还有多少胎儿,因为耽误了时间,呛了羊水淹死腹中的?科学发展,给产妇条件在正规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关照下生孩子是有科学原因的。即使这样,依然会有意外发生,那死在医院的大陆产妇,一切都正常怀孕吧?正常生产吧。还是会有意外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意外。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尽可能的避免死亡和意外伤害,才给产妇提供这个条件的。你倒好,这都得个拿走啊。又不是你去生,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就是不是你生,没关系。等你拿下妇产科执照,再在这里胡诌吧。现在你还没资格呢。闭嘴吧你。
照你这么说,那些个呕吐了,拉肚子脱水的。都不该上医院,该去个啥地方给输点水就好了。
那得癌的,给他治什么呀。不是我们都该面对的死亡么,不就是一早一晚么?治什么呀?多浪费钱啊。搞什么科学研究,医学研究啊。多浪费钱啊。
做人,嘴下要留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哪天轮到什么呢。留点德吧。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幸福家庭 / It’s time to stop treating pregnancy like a disease! 我们应该停止像对待生病一样来对待怀孕
    The No. 1 reason for hospitalization in Canada is childbirth.

    加拿大人入院的第一个原因是生孩子!

    The most commonly performed surgery in this country is the cesarean section.

    加拿大最常见的手术是刨腹产!

    Those facts should give us all a case of morning sickness. And they should prompt a lot of hard questions.

    这应该让每个人都产生怀孕期间的早晨噁心反应!

    Is pregnancy a disease? Is a hospital really the best place to give birth? Are women ending up there by choice or by default? Is surgery actually required to deliver one in every five babies?

    难道怀孕是生病?医院真的应该是生孩子的最佳场所吗?
    • How about setting a separate facility for child birth? say, a "Birthpital" ?
      • 在家生就挺好。
        • 从您家做起吧。但是做之前,最好knock on wood。
        • 真看不下去了。怎么不直接说,生个孩子和放个屁一样轻松啊。难为你还要拐弯抹角的说。鄙视一下。
          • Physicians should be handling the complex, high-risk cases. Most births should be handled by midwives, preferably in a home-like setting, such as a birthing centre.
            • birth in nature
            • 什么叫HIGH RISK?懂医学么?不懂别瞎起哄。多少个正常怀孕,到生的那一刻出问题的?有多少胎儿就是没有专业医生在,耽误了时间,造成脑缺氧一生残疾的?
              还有多少胎儿,因为耽误了时间,呛了羊水淹死腹中的?科学发展,给产妇条件在正规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关照下生孩子是有科学原因的。即使这样,依然会有意外发生,那死在医院的大陆产妇,一切都正常怀孕吧?正常生产吧。还是会有意外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意外。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尽可能的避免死亡和意外伤害,才给产妇提供这个条件的。你倒好,这都得个拿走啊。又不是你去生,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就是不是你生,没关系。等你拿下妇产科执照,再在这里胡诌吧。现在你还没资格呢。闭嘴吧你。
              照你这么说,那些个呕吐了,拉肚子脱水的。都不该上医院,该去个啥地方给输点水就好了。
              那得癌的,给他治什么呀。不是我们都该面对的死亡么,不就是一早一晚么?治什么呀?多浪费钱啊。搞什么科学研究,医学研究啊。多浪费钱啊。
              做人,嘴下要留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哪天轮到什么呢。留点德吧。
        • 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啊,啧啧。。。
    • 这不挺好的么,非得什么癌症之类的排第一么,我愿医院只有产妇。
      • 加拿大本来医院资源就紧张,得个癌症的还得等个一年半载的才得治。既然生孩子不是病,为何不把这宝贵的资源让给真正的病人呢?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等候时间,就是人文环境好,大家生活压力不大,无忧无虑,等身体机能都不行了才上医院,所以等候时间长。好象治安好的小山村,出警时间必然长,或者警局根本找不到人。产妇都回家生,那些人又会说医院过剩,裁护士。
        • 生孩子在哪生,女人更有决定权,在家生加拿大有助产婆,问题是在家生的话就没止疼药了,你试试最高级别的疼。。。
          • 这个是对的,加拿大可以选择在家生和在医院生// 说了半天,老猫不知道他太太是怎么生的?
        • 生孩子不是病,但却关乎的是两条人命。你知道有多少孩子在出生时,由于窒息,脑缺氧,而变残,甚至死亡?有多少产妇因为难产而遭罪。我的一个远房表妹,生产中出现状况,孩子没能保住,那种痛,不该是您这样以尊重女性为口头禅的人,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
          • 猫在提倡回归自然。。。嘿嘿。。以后,干脆OHIP 也不卡窝生孩子。
            • 物竞天择,不是回归自然,而是野蛮。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份资源可以保证两条生命的安全,还有比这个更值当的吗?老农不会忘记女儿出生时,你在医院等待时的心情吧?你会觉得那是一种浪费吗?
              • Why have we reduced it to a series of billable acts where moms-to-be are institutionalized and the process is unnecessarily medicalized? Mothers and their babies deserve better.
                • 什么是better? 拿新生儿死亡率来说, 加拿大1950年是38.39, 2010年5.22, 几内亞1950年是, 217.77, 2010年93.17. 这就是医疗资源的差别. 几内亞生活方式更接近自然, 这样的死亡率是你meant吗? 珍爱生命如果只是太太脸上的脂粉, 当遇到自然的考验的时候,就会剥落的很难看了.
                  • 23% of women over 35 and 17% of women under 35 delivered their babies through a surgical interventi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uggests that the optimum rate is somewhere between 5 and 15 per cent.
                    • 生产需要医疗资源, 最重要的原因是突发性和风险不可预测性. 有很多情况是, 产前检查一切都好, 都正常, 但是如绕脐, 难产等, 就发生在最后一刻. 这也是为什么suggest的原因.
                    • What WHO suggests is nothing but a suggestion, let alone a truth or some policy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 再说浪费资源, 剖腹产不存在浪费资源. 顺产, 一般产妇和婴儿也就待1-2 天, 对比有些病入膏荒, 甚至已经诊断医学死亡的案例, 为了延长他们的生命, 在医院插管, 急救所耗费的资源来说, 前者1-2天是可以确保两条必活的生命, 后者3-6月却是为了无可挽回的死亡, 谁才是占用资源?
                    • Until the last century, babies were born at home with little support, and many tragic complications for moms and babies alike.
                      Maternal mortality fell precipitously in the 20th century, but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ose improvements were due to obstetrical interventions. We have a much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hence healthier mothers), we have contraception and emancipation (so the days of 17 children are mercifully behind us) and, most of all, we have better infection control, including vaccination and antiseptic environments.
                      • And the death rate (and diseases thereafter...) at that time was ....?
                      • 你比较过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婴儿死亡率吗?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准妈妈的年龄。让个世纪和这个世纪的医疗手段吗?一定要今天的准妈妈享受上个世纪的医疗条件人道吗?
                      • 婴儿死亡率是有统计数字的,很遗憾难产死亡,难产,助产的数字都不是太多。 有先进的医疗手段却一定要产妇冒风险吗?你一不是医生,二不是产妇,凭什么说产妇不应该得到一顶的医疗待遇。
                      • "全世界每天约有8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或分娩有关的并发症。2013年,28.9万名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死亡。几乎所有这些死亡都发生在低资源地区,而且大多数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期间,熟练的护理可挽救妇女和新生儿的生命。"
                        • 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养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一辈子,没死刑叫人道; 却不愿意把资源用在帮助妇女和婴儿上?连灾难妇女和婴儿都享受优先避难的权利呢,一些可以避免的灾难,为什么要产妇和婴儿take risks。
                          • 对有些人来说, 珍爱和尊重生命只是太太脸上的脂粉, 太少了, 看不清, 一条普通的生命权可以视而不见, 为猫, 狗, 动物, 另类人群的呐喊, 才能彰显太太的身份.
                            • 只有对猫狗爱的要死要活,对人冷漠践踏,才能显示出猫先生的文明,高尚,民主,主流呗
                      • 一条生命就是一条生命, 它的重量不是由世界上有多少活着的人决定的, 不是说人多, 死几个无所谓. 那个靠计划生育降下来的死亡率, 并不能成为放弃对有风险的生命看护的理由.
              • 理工生~~~嘿嘿。。看不懂农民在说啥。。
                • 我算是记住你了,你说话一般人都听不懂。
        • 妇产科医生能治几种癌症?
        • 现在医学对付癌症好像没什么有效的招儿啊,对付生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件很容易的事儿啊。。。
    • 恭喜猫哥! 是儿子吧?
      • 哈哈
      • 所以一看就知道猫先生自己肯定没管过孩子。他要是有女儿,爱女儿大人能讲出这话来?是个亲爹都说不出来。
        • 所以猫哥一定要补上这一课。
    • 生孩子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 医院是生孩子的最安全的场所。No one can predict what'll happen during delivery. I don't think you want to put your wife and/or your baby at risk.
    • 加拿大五毛洗脑贴? 目的又要砍医疗费?
      以前听医院里的一位年长护士讲,早年加拿大妇女生孩子,能在医院里住上一星期,婴儿有专人照顾。现在提倡什么“母婴同室”,早运动早恢复等调调,其实就是政府缺钱,产妇们住一晚上就不得不打铺盖回去了。
    • 医疗系统不就是用来照顾生老病死吗? 老也不是病,是67岁不死就活埋吗? 远处不说,多伦多不久前就有两个中国产妇因为生产而死亡的,不能说你太太在医院生完孩子,就不让别人去了
    • 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古代多少人难产而死,一看lz就不是女的,自己生一次就知道厉害了。
      • 请看这段
        This is not an attempt to romanticize “natural” childbirth or a call to return to the “good old days” – because they weren’t so good. Until the last century, babies were born at home with little support, and many tragic complications for moms and babies alike.

        Maternal mortality fell precipitously in the 20th century, but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ose improvements were due to obstetrical interventions.

        We have a much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hence healthier mothers), we have contraception and emancipation (so the days of 17 children are mercifully behind us) and, most of all, we have better infection control, including vaccination and antiseptic environments.

        The greatest risks to our foremothers wer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xcessive bleeding. Those are still the biggest risks today. But they are manageable risks.
        • 我生的时候就大出血,孩子体重过小,也是直接进NICU,三天之后才让我出院,孩子后来又黄疸一周才让走。我怀孕不到30,孕前半年每天200个仰卧起坐,半小时慢跑。
          我是跟的midwife,后来被转给ob,在家生是不给麻醉的,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有多疼,要疼多久,我当时疼的胆汁都吐出来了,如果没有麻醉,我要从半夜吐到凌晨5点才能push,应该都虚脱昏厥了,而且我孩子胎位还不对,push更费体力,真在家生,绝对一尸两命。
          • 好,我承认你的砖头有道理。
    • 大家看来不读那Globe and Mail的文章,这些话又不是我说的。
      In a bid to totally remove risk (which is not possible), we have made pregnancy and birth unnecessarily tedious and costly and created new risks to boot.

      To make our health system patient-centred,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the aim should be to deliver appropriate car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with the right health professional.

      Profound cultural change is required – and what better place to start than by tackling the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in-patient surgery.

      Pregnancy and birthing are part of a normal physiological process that should be celebrated. Bringing a child into the world should be beautiful and memorable, messy and magical.

      Why have we reduced it to a series of billable acts where moms-to-be are institutionalized and the process is unnecessarily medicalized?

      Mothers and their babies deserve better.
      • 是不是你说的,但是你同意这个观点。你明显是看到没有一个人支持你心虚了,拉个挡箭牌出来。有本事要么坚持自己的看法要么公开承认你之前想错了。不要让我们觉得你敢说不敢当!
        • 对,我同意#8827957@0里的话
      • 看样子要用古斯巴达人的“优生”方式生孩子了。
        “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哪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
      • 又来了。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就来个话又不是我说的。你不支持,你挺它干什么?还更鄙视你了,有点种的,敢挑就敢担哪。这会找个借口,比兔子熘得还快。没起子。
        • 对,我同意#8827957@0里的话 -mikesmith(老猫); 6.16 21:29 (#8827982@0) reply mor
          • 没劲透顶。连说自己的观点都不敢直接说,还连这,连那的。还能再假么?这就是所谓天天尊重女性的主?还强词夺理,什么医疗资源给真正病人?什么是真正病人?定义呢?
            一个一点医学基本常识都没有的人,可以把妇女生孩子,这么人命关天的事情拿来做他没事网上灌水找乐子的话题。够档次低的了。再鄙视。
    • 有prefer 在家生的,在浴缸里,由专业midwife 接生。
      • 这里的PREFER和禁止去两回事吧。看过专业MIDWIFE的,CBC播过一个PREFER在家生的。MIDWIFE也挺帮忙的,最后也没生出来,送医院后胎儿缺氧脑损。脖子下不能动。
        CBC让妇产科专家看他们的录像带,专家看到一处说,这个时候必须刨了。MIDWIFE没有懂,没采取及时措施,导致胎儿缺氧。有比剥夺产妇去医院权利更缺德的么?
    • 据说,根据疼痛计量单位,生小孩的疼相当于断一根骨头的 20 倍,而
      A kick in the balls 相当于生小孩疼痛的 160 倍...
      这个话题老猫被广大 rolian 围殴的疼痛,又相当于上者疼痛的 987 倍... lol...
    • 赤裸裸地歧视妇女和婴儿!没人剥夺你在家生孩子的权利,但也不要剥夺别人想在医院生的权利。生老病死全是自然现象,为何老病死必须优先于生?生才是人类繁衍的最佳保障,才是纯粹的第一优先。医疗系统连新生命都不保护还要保护老病死干嘛?
      • 老猫的女权观念完全是东欧式的。我朋友找个OB就是东欧强悍女人,特看不惯亚洲女性的温柔娇弱。她就觉得生个孩子比下蛋还轻松,最后朋友无奈在7个月的时候换OB,她真的担心被OB弄死呢。
        • 据说一些强悍体型的民族产房护士也特女权,剖腹产才24小时,就要求产妇下床给BABY洗澡,换尿布,还教训产妇要独立自强,不要依赖别人尤其是老公。我嫂子那次就同护士吵起来,投诉到领导那儿去。
          • 这里就是这样的,24小时之内必须活动,拔尿管,哺乳,使劲的try.
            • 这里还不用做月子呢,生完就一杯冰果汁灌下去,出院就马上洗澡,第二天就可以抱着BABY上街呢。
        • 老猫说过的最最恶心的话:生孩子是浪费人类资源,而他养猫却是体现爱心。他反对在医院生孩子再自然不过了,妇产科病房必须统统让出来让他的猫进去疗养
          • 这就是伪善的最好例子,天天说自己多爱老婆,多爱猫,和着见不得妇女和婴儿受一点儿应有的人道主义援助; 刨腹产也在家算了; 菜刀消消毒也能凑合用,侧切剪子就成。 他知道有多少产妇是到医院都生不出来,不得不刨腹产的,好象谁没事爱挨那一刀似的
            • 我一直猜想要多强大的女性才符合他的要求,而且要求只能提升不能降低。
              • 女权对妇女解放完全是反作用。没有她们男人还象个男人,女权出现后男人就变成运动场上的啦啦队,光喊口号的干活。
            •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Guess this is the 2nd half of the story: 20 years after regulation, midwives outnumber obstetricians and launch two birth centres
    • 写这个文的人是不是自己妈妈在家生的他 然后嫉妒所有得到医院妥善照顾的妈妈和孩子
    •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生老大自己生生了一天痛的死去活来,也生不下来,医生说骨盆太窄,胎心已经不稳了,拖去做了破腹产;生老二,如果不是当时在医院,我们母子两个可能都完了。之前的所有产检一切正常,而且我身体非常好,从来不生病的,所以你还能说应该在家生孩子吗?